專題專欄
二、浮針治療肛門疼痛/墜脹等神經官能癥疾病
發(fā)布時間:
2024-12-24 11:24
浮針治療肛門疼痛/墜脹等神經官能癥疾病
也稱為“浮針治療”,是一種結合傳統(tǒng)針灸理論與現代針刺技術的治療方法。該方法由符仲華博士于1996年創(chuàng)立,主要使用一次性浮針在非病痛區(qū)域的淺筋膜層(主要是皮下疏松結締組織)進行掃散手法的針刺療法。這種治療方法具有無痛苦、無副作用、見效快、治療耗時短、適應癥廣等特點。
一方面浮針通過刺激皮下疏松結締組織,由于壓電效應和反壓電效應,產生機械刺激或者化學能,從而釋放生物電信號沿著液晶態(tài)疏松結締組織和筋膜組織進行傳導,改變細胞離子通道,調動人體內的抗病機制,從而迅速改善患肌,解除病痛。另一方面,浮針治療過程配合再灌注活動手法,將因各種原因造成的血管受壓、血流受阻,導致局部組織器官血流下降,從而使受損的細胞得到新鮮的營養(yǎng)進入肌肉組織和器官中,從而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(huán)。
浮針針對功能性腹痛、功能性消化障礙、慢性非特異腸炎、功能性便秘、術后鎮(zhèn)痛,盆底肛腸疾病如肛管炎、肛門痛以及各類以肛門墜脹、漏尿、直腸脫垂,排尿困難為主要表現的相關疾病有良好的臨床效果。
下一頁
下一頁
最新新聞
2025-01-08
2025-01-03
2024-12-27
2024-12-05
2024-12-05
2024-12-05
2024-11-15
2024-11-13
2024-11-12